1 导语
呆在那里, 还是走开, 结果一样. – 加缪《局外人》(又译作, 异乡人)
2 妈妈走了
“今天, 妈妈死了, 也许是昨天”. 某天, 养老院来电通知男主默尔索妈妈去世了, 他前去奔丧, 却在守灵时抽烟, 喝咖啡, 跟人闲聊, 昏昏欲睡, 记不起母亲的岁数, 拒绝看母亲入入殓前的最后一面, 甚至未曾因母亲的离开而有一丝悲伤, 为能睡足12小时而高兴, 母亲入土第二天, 与女友游泳, 看喜剧, 发生关系.
开头便用妈妈去世这件事刻画出默尔索的性格, 对周围一切事物的疏离与冷漠, 对世俗规则与戒条的忽视.
3 身处局外, 看破世俗
3.1 关于爱
默尔索的女友玛莉想知道他是否爱自己, 他说"如果一定要说的话, 我大概是不爱的";
关于是否想和自己结婚, 他说"怎么都行", “如果她想, 我们可以结婚”, 在他看来, 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爱并不能说明什么, 这种关于爱的问答就好像一个语言游戏, 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也不能证明什么, 只不过问答双方依旧乐此不疲, 但默尔索已经看透这些事情, 只是他拒绝参加这个语言游戏.
3.2 关于异乡人
局外人的另一译名为《异乡人》, 后面了解到, 对比巴黎, 默尔索所处的殖民地为异乡, 人们以巴黎为荣, 而巴黎又代表了世俗的看法, 养老院的门房想让默尔索知道, 他是个巴黎人, 很怀念巴黎的生活;
默尔索的女友玛莉很乐意去巴黎; 马颂的太太有巴黎口音; 在默尔索杀人案(和一起弑父案)开庭期间, 有巴黎派来的记者; 老板想在巴黎开个新的办事处; 当玛莉问他对巴黎的看法时, 他说: “那里满脏的, 到处都是鸽子和阴暗的庭院, 而且人的肤色很苍白”.
阿尔及利亚之于巴黎是为异乡, 默尔索之于世俗规则是为异乡人, 或者, 这便是异乡人这个译名的来由.
说到底, 默尔索不想因为这些世俗观点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想做出一丝改变, 他以一种迟钝的态度应对着这个世界.
4 罪行与罪人
预审法官就对如何审理默尔索杀人一案指出了方向: 本案关注的还是罪行, 而是犯罪的人.
他对默尔索说, “我真正感兴趣的, 是您本人”. 默尔索杀了人, 然而法庭却一直在讨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有没有哭", 因为他在母亲的丧礼不哭, 所以他有可能成为下一起案子的杀人犯, 由此推断出, 他的坏是他的本质, 甚至论证成了确凿的杀人动机.
在我们的社会里, 一个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 他就会有被判死刑的危险.
5 丧与醒悟
默尔索作为局外人的领悟, 让其萦绕着一种无所谓的丧感.
- “对于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我也许没有绝对的把握, 他对于我感兴趣的事情我是有绝对的把握的”, 神父找他聊的事正好是他不感兴趣的事, 所以他坦然走向断头台.
- “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 人们永远无法改变生活”, 他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 所以他拒绝了老板让他去巴黎工作的建议.
- “人生在世, 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正是这样的人生准则最后导致了他庭审被判斩首.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我也不知道默尔索是觉悟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道理, 被关进监狱才想起自由的宝贵, 要被斩首才领会到生命的价值;
还是说在生命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 才理解了母亲在养老院找了个新"男友"的原因.
“从我遥远的未来, 一股暗潮穿越尚未到来的光阴冲击着我, 流过至今我所度过的荒谬人生, 洗清了过去那些不真实的岁月里人们为我呈现的假象”
6 写在最后
人生在世, 终究是没法活成默尔索的样子, 或者说活成默尔索的样子, 对于身边的人来说, 是一种折磨.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 过分的冷漠与疏离, 只会让群体离你越来越远, 自以为是的冷漠, 终究还是会走向悲剧.
有感于最近发生的诸事, 有感于我不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式.
最好的方式是, 看清游戏的本质, 并且以此赢得游戏, 说出那些无所谓的话, 于人于已无半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