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 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来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 类似苏格拉底的对话, 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 并给出了"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个手段

你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么?

2 目的论

弗洛伊德所创建的心理学主张原因论, 即现在的不幸是由过去的原因造成的, 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 最常见的原因是童年不幸. 虽说这个被现代心理学家证实是过于片面, 但是对于编故事还是很有用, 比如<穆赫兰道>, <致命ID>等电影灵感都来自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而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目的论, 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 而是现在的"目的". 阿德勒说,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按照书中的例子, 青年的一个朋友一直宅在家不愿出门, 一出门就会全身不舒服. 按照原因论, 即他过去受过某种创伤, 所以他无法走出家门; 而按照目的论, 即是他不想走出家门, 然后再为自己找不能出门的原因.

按照阿德勒的观点,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作-而痛苦, 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我们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 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 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 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 而是由自己选择的, 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3 选择生活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 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因此按照书中的观点, 你的不幸, 皆是自己"选择"的:

但是,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幸", 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观点是过分一元论, 过分强调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影响.

因为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 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 更能安心. 是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4 一切烦恼的来源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个是否也算过分绝对呢?)这个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 如果这个宇宙没有他人只有自己, 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例如的身高的自卑是比对出来的, 没有人关注你的身高.(BBS的相亲帖子都是有身高限定的).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 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例如, 我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不够高; 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

我正好看过亲密关系, 实验证明, 身高对吸引力的确有非常大的影响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 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在独自成行的活动中, 人生的确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但部分活动的确是与他人的比赛. 比如求偶

情绪波动时易发怒, 但发怒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那么既然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 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的.

5 自由是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其实,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的.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5.1 课题分离

课题是你我在做的事情. 面对课题, 首先要思考"这是谁的课题", 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

例如书中的例子,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无论父母多么关心孩子, 都不应干涉孩子的课题. 基本上,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5.2 放开烦恼

人为什么在意别人的视线呢? 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 那就是因为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 把原本是别人的课题当作自己的课题.

伸伸手即可触及, 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 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对认可的追求, 扼杀了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畏惧被人讨厌是勇往直前, 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 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 是以自我为中心. 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 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 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 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6 追求幸福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建立起共同体感觉. 这需要以下三点做好:

  • 自我接纳
  • 他者信赖
  • 他者贡献

6.1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 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不对自己撒谎.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 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 这是自欺欺人; 与此同时, 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这就是自己接纳

上帝, 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能手,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尼布尔的祈祷文

6.2 他者信赖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 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 无条件的相信. 这就是信赖.

如果你认为无条件地相信他人可能会被背叛,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 那么他人的课题, 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按照这个观点, 如果没有建立起信赖的条件, 是你没有足够信赖对方, 正因为有这种忧虑, 以致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我觉得是过于理想化, 建立稳定关系的过程本身就像刺猬相互取暖, 从慢慢接近开始的).

6.3 他者贡献

对他人寄予信赖就是把他人当作伙伴, 正因为是伙伴, 所以才能信赖, 如果还是伙伴, 也就做不到信赖.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 作出贡献, 这就是他者贡献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并且,书中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7 此时此刻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 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人生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并且, 蓦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 已经来到这里了么?

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 此时, 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 那就可以看到山顶位的观众席. 但是, 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 那就边最前排都看不见.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 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人生整体, 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 不, 是感觉能够看到.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 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我自己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

只要不迷失他者贡献这个引导之星就可以, 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

让我们度过各自的夜晚, 然后迎来新的早晨吧.

8 总结

读完《亲密关系》再读《被讨厌的勇气》, 会觉得书中的结论得出没有经过对应的实验论证, 实验结果可信度存疑.

但是本书的确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 接受的人就会觉得胜读十年书, 不接受的人就会觉得又是鸡汤一碗.

我对书中的部分观点表示认可, 比如自由, 此时此刻的观点; 对于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的论点觉得过于绝对, 目的论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但过分强调主观意识, 忽视客观世界.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 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这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但是也要关注, 你到底被给予了什么. 过分强调主观意识, 会让人盲目乐观. 既要抬头看天, 也要低头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