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历史教科书说,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敲开了清朝的大门,清朝也因此和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而因为清朝的落伍,导致清朝不敌英国.

教科书却未曾告诉我们,清朝落伍在什么地方,当时清朝的正确之途又在何方。

而这些内容,《天朝的崩溃》都会告诉我,还原历史,以当时人的眼光,再去审视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

以史为鉴,以彼「天朝」审视此「天朝」。

2 军事力量

尽管现代人已对战争下了数以百计的定义,但是,战争最基本的实质只是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

鸦片战争中英武器的水平,概括来说:

英军已处于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

2.1 武器装备

2.1.1 火器

火药和管型火器都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一直处于前科学时期,没有形成科学理论和实验体系,使中国火器发展受到了根本性制约。

至鸦片战争期间,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国发明的,而是仿照明代引进的「佛郞机」,「鸟铳」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

由此可以说,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的「洋枪洋炮」,就样式而言,与英军相比,整整落后二百余年。

2.1.2 火炮

清军使用的火炮,如同其鸟枪,其原型可追溯至明代。 清军的火炮从样式上,主要是仿照西方17世纪至18世纪的加农炮. 与英军相比,清军火炮在样式及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但两者的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引起的质量问题:

  1. 铁质差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冶炼技术改观,铁质大为提高,为铸造高质量的火炮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清朝的冶炼技术落后,炉温低,铁水无法提纯,含杂质多,铸造出来的火炮十分粗糙,气孔气泡多,容易炸膛:

    关天培称,在1835年,他在佛山制造59门新炮,试放时就炸裂10门,损坏3门。

    清军针对此问题主要采用两策: 一是加厚火炮的管壁,使清军的火炮极为笨重,数千斤巨炮,威力还不如西方小炮; 二是使用铜作为铸炮材料,但铜资源缺乏

  1. 铸炮工艺落后

    英国已经使用铁模工艺,并使用车床对炮膛内部加工,使之更为光洁。

    清朝此时仍沿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又未对炮膛做深入加工,致使炮弹射出后,弹道紊乱,降低射击精度。

    英方因此科学的进步,对火药燃烧,弹道,初速度等方面做研究,使火炮设计较合理。

  1. 炮架和瞄准器具不全或不完善

    炮架是调整火炮射击和高低夹角的器具,清军对此不甚重视,火炮没有炮架,只是固定严重限制了射击角度。

    又没有瞄准器具,只能靠经验操作,全凭感觉。

  1. 炮弹种类少,质量差;

    英军的炮弹有实心弹,霰弹,爆破弹等,而清军只有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且弹体粗糙,弹径小。

2.1.3 火药

与枪炮相关联的,是火药。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药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皆为黑色有烟火药。

然而,因为质量问题,使中英在火药上的差距大于前面所提到的火炮。

这里面的关键,是科学和工业。

1825年,歇夫列里在经过多次实验后,提出了黑色火药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英国据此方程式,配制了枪用发射火药和炮用发射火药。

除了科学带来的理论进步外,工业革命又带来了机械化的生产,通过先进的工业设备,提炼高纯度的硝和硫; 使用蒸汽装置和水压机进行火药加工,使颗粒均匀,保证优良品质。

而火药虽起源于中国,发展却主要凭借经验,鲜有理论的层层揭示,也靠手工制作,靠舂碾,颗粒粗糙。

2.1.4 舰船

对照中英武器装备,差距最大者,莫过于舰船。

英国海军为当时世界之最,拥有各类舰船400余艘,其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制风帆动力,似与清军同类,当相较之下,有下列特点:

  1. 用坚实木料制作,能搞风涛而涉远洋
  2. 船体下部为双层,抗沉性能好,外包铜片,防蛀防火
  3. 船上有两桅或三桅,有数十具风帆,能利用各种风向航行
  4. 军舰较大,排水量从百余吨到千余吨
  5. 安炮较多,有10至120门不等

此外,诞生于工业革命末期的蒸汽动力铁壳轮船,也开始装备海军。

清军的海军,时称“水师”,并不以哪一国的舰队为作战对象,其对手仅仅是海盗。

2.2 兵力与编制

武器装备有着物化的形态,其优劣易于察觉,因此不同的人们都得出相同的结论:清朝处于兵器上的劣势

许多人又不约而同地指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处于兵力上的优势

单从数字来看,这是事实。 清朝有八旗兵20万,绿营兵60万,总兵力达80万,而英国远征军,海陆军合并计算,大约7000人。

但就作者考证,清军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

以绿营军为例,绿营军大多是以数名,十数名,最多数百名(200名)分散在当时的市镇要冲等地。 清朝是靠武力镇压而建立起来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军队是其支柱,而当时清朝没有警察, 维持社会治安,保持政治秩序就成了清军最重要最大量的日常任务。

所以理解成,总兵力80万,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警察和城管,打小贩可能在行,打英军就不大行了。

因为清军没有常备的国防机动力量,因此抽调是鸦片战争中清军集结的唯一方法。 而鸦片战争中每个省能抽调的兵力,不足万人(四川最多是7500人),所以只能从各地,东拼西凑出兵力,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更要命的是清军的调兵速度,鸦片战争期间,清军调兵的大概速度是,邻省约30至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 如此缓慢的调兵速度,使清军丧失了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

当时英海军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约60天,从印度开来约30至40天,即使英国本土开来也不过4个月。 蒸汽机的出现,轮船的使用,又大大加速了英军的速度,从孟买到澳门,只需25天。

也就是英军从印度调兵,可能比清政府调兵还快. 何况,英军坐船,清军靠人力,劳师远征,到达战场也没法形成战斗力。

2.3 士兵与军官

清朝的兵役制度是一种变形的募兵制。早期的八旗是兵民合一的制度,清入关后,人丁生繁,兵额固定。 绿营兵募自固定的兵户,与民户相比,兵户出丁后可免征钱粮赋税。

清兵收入不高,大抵可养活自己,但无法养活家人,因此兵丁大多去有第二职业. 把当兵当作固定的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值班充差操演时上班打卡,其他时间则操持旧业。

清军军官的来源,主要是两途:一是行伍出身;二是武科举出身。

正如认为八股文可以治天下一样荒谬,清代武科举场内考试项目是武经七书(《孙子》,《吴子》这些). 与近代战争的要求南辕北辙,因为很多考生不识字,导致错误百出,因此武科举以外场为主,集中一项,即拉硬弓。

清代军官的升迁,除军功外,均需考弓马技能,若不能合格,不得晋职。

用今日的眼光观之,这种方法挑选聘出来不过是一句优秀的士兵,而不是领兵的军官。

由此,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军官只是一介鲁莽武夫,「不学无术」成为军官的基本标志。 军人的身份为社会所鄙视。所谓无官不贪,军官也不能免俗。主要手段有:

  1. 吃空额:这个就是人人知详的手段了。
  2. 克兵饷:传统手法
  3. 创意手段:浙江军官出售兵缺(毕竟是国企岗位);广东绿营开赌收费;福建水师就比较有创意,将战船租赁给商人贩货运米

因此,在鸦片战争中,清军在作战中往往一触即溃,大量逃亡,坚持抵抗者殊少。 在这种情况下,谈论人的因素可以改变客观上的不利条件,又似毫无基础可言:毕竟,清军已经腐败。

3 政治与文化

3.1 定于一尊

自明朝废宰相之位后,中国王朝政府已经没有首相,皇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由皇帝独断朝纲。 清朝有着宰相之名的军机大臣,不过是按照老板意思,草拟旨意的秘书。

这种政权体制下,一切的决断都由君主作出,也就一切都取决于君主的好恶与见识。

如果是个英明无比的君上,大概能发挥该政体的长处. 但君主能成为君主,不是因为他有着治理国家的才能,只是因为他是上一代的君主的几个继承人之一。

因此,从统计学来说,出现一个平庸之主的概率就会非常大。

而英国当时已实行君主立宪,由首相代替国王治理国家,首相有对应选拨淘汰机制,不至于久为庸人。

人臣诸事听命于君主,没有任何的灵活性(除非是抗旨不遵),也不想因此做事而承担相应的任何责任。 这一幕,似乎在当下,又再度重演。

全书看下来,把权力全部集中于一个人身上,有着巨大的风险与弊端。 各级政府有处理事务的责任,但却没有自由采取措施处理事务的权利。

事事都要先问询君主,而君主对事情发展的了解,仅限于臣下的启奏, 臣下出于种种考虑,又不会(或不能)把完全事情的全貌告知君主,导致决策最需要的信息疏漏,让君主决策时误判。

又因为决策错误的责任不能归咎于君主,因此决策失误,人臣也很难指出,只能任由事情发展; 而臣下为了避免背上违背上意,抗旨不遵的责任,避免做多错多,往往又会听任问题发展,直到出现更大问题。

这是严重缺乏灵活度和弹性的制度。 在黑天鹅来临时,君臣按此种方式来处理突发事件,非常容易让事情的严重性和后果扩大,直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英军的来临是黑天鹅,疫情的到来也是黑天鹅。

关于皇帝与官僚的关系分析,可以参考《皇帝与官僚:「上面」与「下面」》

3.2 天朝上国与蛮夷

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

长此以往,中国人习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

在古代,依据儒家的经典,中国皇帝为「天子」,代表「天」来统治地上的一切。 皇帝直接统治的区域,相对于周边的「蛮荒」之地,为「天朝上国」。 而周边的地区的各国君主,出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向清王朝纳贡,受清王朝册封。 至于藩属国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国,清王朝一般皆视之为「化外蛮夷之邦」。

3.3 奸臣与忠臣

在清政府禁止鸦片这种败坏国民的货物的贸易,销毁无数鸦片之后;英国贸易负责人向英国求援,请求派遣军队,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当时的中国元首,最高领导人道光皇帝在知道有胆敢犯上的蛮夷军队时,自然是一心剿灭。 不成想蛮夷军队,船坚炮利,连克广东城市,而又闻其是因为林则徐禁烟,受了「冤屈」, 找大皇帝作主伸冤,因英夷「情词恭顺」,于是心思由剿转向「抚」。

而主抚停战期间,辗转听闻了臣下转述的,已经隐瞒许多实情的和约要求,又大为火光,旨意顿变,由主「抚」转向「剿」。 至此,大皇帝心意已决,「剿」,且天朝无任何败之理由。 直至,英军兵临南京城下,切断北方的粮食运输,道光妥协求和。

令人惊讶的是,主持过战局的12个官员,几乎没有一个是如实向老板反馈实情的. 以致于到鸦片战争末期,道光老板还觉得英军只是船坚炮利,但腰硬腿直,不擅长陆战。

每个主持的官员,战前都是和老板说,武备准备充足,定叫英夷有来无回。 但每场战争之后,老板收到的是城破师溃的消息,当然,下属不会直说,而是以各种故事来包装,美化自己,比如皆因汉奸协助云云。

在鸦片战争中,主持战局的,除去林则徐,历史刀笔下的诸人,大多是「奸臣」,「卖国贼」。 为何会导致这种结果呢,而他们是否真的卖国呢?作者就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首先有利于道光帝。 在皇权至上的社会,天子被说成至圣至明,不容许也不「应该」犯任何错误。 尽管皇帝握有近于无限的权力,因而对一切事件均应该负有程度不一的责任。

但当时人们对政治的批判,,最多只能到大臣一级。 由此产生了中国传统史学,哲学中的「奸臣」模式:「奸臣」欺蒙君主,滥用职权,结党营私,致使国运败落; 一旦除去「奸臣」,圣明重开,拨月见月。不是党的政策不好,只是下面的人执行变了形,党是英明的。

这一模式使皇帝直接免除了承担坏事的责任,至多不过是用人不周不察,而奸臣去承担责任,充当替罪羊。

此外,按照「夷夏」的观念,这些蛮夷胆敢进犯天朝,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来一个「大兵进剿」,杀他个片甲不留。 既然「剿夷」是唯一正确之途,时人也就合乎逻辑地推论: 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剿夷」不力,之所以「剿夷」不力,在于有「奸臣」的破坏,能对战局产生影响, 肯定不止一个奸臣,那些战败的官员,一定没有尽忠报国。 与奸臣截然对立的,是忠臣的精忠报国。

于是,时人把希望寄托于或阵亡(如关天培),或主战到底的官员(林则徐)。 他们的结论是:只要重用林则徐,中国就可能胜利,如果沿海彊臣均同林则徐,如果军机阁均同林则徐,中国一定会胜利。 看完全书的人会意识到,林则徐只不过是和其他人一般的清朝官员,只是开明些罢了。

忠奸论所能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奸臣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 也就是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不需要做改革。

忠奸论的最终结论是,为使忠臣得志,奸臣不生,就必须加强中国的纲纪伦常,强化中国的传统。 也就是,鸦片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不是「天朝」的弊端,不是中华的落伍; 反而证明了中国的圣贤经典,天朝制度的正确性,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并没有照此办理。

于是,中国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4 失败的价值

一个失败的民族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是对殉国者最大的尊崇,最好的纪念。清军将士流淌的鲜血,价值就在于此。

可是,清朝呢?它似乎仍未从「天朝」的迷梦中醒来,勇敢地进入全新的世界,而是依然如故,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

《天朝的崩溃》成书为20世纪末,人们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呢?

也有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宣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可是,真正的要害在于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么才能赢得这一称号。

人们只有明白看清了过去,才能清晰地预见未来。 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认清弊端,是修正弊端的必经之路。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