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长者

在22年开始,经济下行的阴云就一直笼罩在每个人头上,无论国内国外,耳边听到的都是毕业,layoff的故事,并且裁员现在也还在持续进行中 1

与光景好的时候,各种跳槽拿大包的蒸蒸日上的氛围相比,着实是云泥之别。

最近这段时间, 我自己也因为各种遭遇,稍显消沉。

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既为渡己,也为宽慰有同样遭遇和心情的朋友。

2 我所经历的寒冬

从2022年到2024年

2.1 微信

我自己个人职场遭遇比较坎坷,22年以前的经历在之前的文章《这些年走过的路:从广州到温哥华》写过,
就不多赘述,就只说下自己经历过的寒冬和最近的种种遭遇。

我在2020年加入了微信支付的委托代扣,当时的委托代扣还和付款码,收银台合称「基础支付」,
虽然交易量不及付款码和收银台,但是也是属于同一个量级的。

在2022年初的时候,当时整个腾讯里面都是铺天盖地的「降本增效」的「谣言」,要过冬。

因为每年都说要过冬,所以我一直以为是在做预期管理,又是不想发太多年终奖,就没有太当一回事。

到后来,腾讯的内部论坛开始逐渐出现各种「毕业论文」(被毕业同事们写的离别感言),然后毕业论文越来越多,有铺天盖地之势。

我开始意识到,大规模的裁员真的在发生,有些业务线直接被砍,比如腾讯体育;
有些是整个业务线被砍成一个中心,比如腾讯新闻(具体细节记不清了)。

因为微信事业群人本来就不多,而且我们业务很核心,组里人也不多,算上老板也才只有10个人,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一刀不会砍得我们头上。

腾讯午餐+午休大概有2个小时,我之前一般是在这段时间去健身房锻炼,
然后运动完再去吃饭,回来工位的时候,同事一般都趴在座位或午休床上休息。

某天,我如往常般吃完饭回工位,却看到旁边位置的两位同事没有如往常般休息,
而是在窃窃私语。可能是今天有啥事情,不想大声说话影响其他同事休息吧,我并不在意。

只是后面连续好几天,我都没有发现旁边的同事来上班,我就问另外一位同事,这位同事是休假了么?好像没有听到他提起。

同事稍显惊讶,你不知道么?他被毕业了。

我当时真的被这个消息惊呆了,着实没有想到裁员这样的事发生了,并切实在旁边的同事身上。

我后面了解到,无论是什么组,都有10%的毕业指标,第一次感受到寒冬的凛冽。

2.2 AWS

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我在2022年年中拿到了AWS Canada的 Offer, 招聘的组是在AWS上面做CDN, 因为办签证等各种事情,我一直是等到2023年初才能入职。

但是,在2023年初,AWS也开始向国内大厂学习,开始了裁员潮,很不幸的是,我的offer也受到影响,岗位被撤回了。

但幸运的是,我只是岗位被撤回了,Offer没有被撤回,然后就被搬到一个为AWS 服务做碳排放工具的组。

这个组完全没有营收,各种事情在我看来都非常离谱,具体的离谱事我在《登陆加拿大一年后的体会》也介绍过了.

鉴于我以往的经历,我觉得这样的组在当前环境非常危险,说不定哪天组就没有了或者我人也没了,所以我就决定内部转组。
(4个月过后再看,这个组的确快要没了)

我还特意和转组的manager聊他们的营收和2024年的目标,最后挑了一个在大力招人,营收很可观的,在AWS上做Kafka的组。

在当前环境下,如果有很多HeadCount招人,起码能说明是个很被重视的组。

然而,在我加入这个组1个半月后,有一天,我们的总监突然出现在团队的会议上,说有个组织变动的决定要宣布,你们组全部人都合并到S3去。

会议室上,大家面面相觑,这又是哪一出,Kafka和S3是同一个东西嘛?

决定就是决定,并没有商量的余地。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交接,我们手上所有的东西都交接给其他团队,
我就这样成为了S3的一员,我又开创了一年经历3个团队的新纪录(如果算上入职前的招聘团队,那就是4个团队了)

我可以自我安慰道,总不会连S3都要裁吧,S3起码是个暂时安全的好去处,我也不需要向其他人解释我在做什么业务,S3是什么了。

只是相处下来,人nice, 技术又好,管理风格又放权透明的Kafka组 manager 也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决定不加入 S3, 让我惋惜了好久,好不容易遇上个好 manager, 只叹缘分不够.

3 凛冬将至

3.1 寒冬的征兆

作为经历了各种寒冬毕业潮的「老毕业员」了,我可以分享下自己的个人经验,来说下寒冬来临的征兆。

3.1.1 停止招聘

公司停止招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个意味着业务要停止扩张,起码对前景不看好。

这个直观的数据,可以直接从官网或者各种的招聘网站看到。

3.1.2 谣言纷纷

各种小道消息,谣言开始疯传。

谣言着实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大部分都会成真。

因为很多的小道消息,就是HR和财务团队放出来的,给员工提前做预期管理。

真的要裁你,约谈的时候,你就不至于毫无心理准备,HR团队就免去了很多的麻烦,和你说「内网或者脉脉上面早就有人提起过了」。

3.1.3 领导离职

各种中层领导,GM或者总监开始突然离职, 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注意了。

因为他们的位置比你高,知道的消息比你多,可能是收到暗示,先行跑路,

或者是领导离职,底下员工就更容易拿捏了,毕竟能出头的人都没了。

3.2 引「雷」位

要预测什么位置容易被雷,首先要理解企业裁员背后的逻辑:

3.2.1 业务裁撤

环境好的时候,多养些不赚钱的创新业务,好向投资人讲故事,拉升股价,对企业而已,是无伤大雅。

但是在寒冬来临的时候,企业要做的就是所谓的「降本增效」。

企业裁员是为了缩减成本,提高利润率,所以如果你所在的业务不赚钱,那么你就很危险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要把你这个人给裁掉,而是说这个业务要舍弃了,对应的岗位没有了,在这个岗位上的人被顺便抹掉了。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业务不赚钱,就要早做准备。

总是有程序员说,要写让人看不懂的代码,这样就有job security, 不会被裁。

有不少朋友是把段子当真,但当真的要裁撤业务线的时候,你的领导,你领导的领导都可能被裁掉,谁又会去看你的代码呢。

3.2.2 摊大饼

还有另外一种裁员方式就是「摊大饼」,就是搞指标摊派,比如每个组要裁10%的人。

HR可能就会给每个组的人拉数据,比照薪资,绩效,工作年限等因素,然后就拉出一串清单给 manager, 如果 manager 没有强烈反对的话,一般就是名单上的人了。

manager 大概率就顺水推舟了,毕竟一个人出去了,另外一个人就要进去,谁都不愿作这个恶人。

如果你在同一级别待了比较久,那么你就比较危险,一个是会被认为没有快速晋升,潜力不足;
另外一个在同一级别待久了,薪资在同一级别就显得很高,对公司而言,性价比就下降了。

所以升职比加薪重要,只加薪不升职就比较危险。

如果绩效不好,那么就很容易被顺便雷了,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工作年限短的,也容易被雷,因为对业务熟悉程度不够,裁了对业务影响也不大;另外年限短,赔偿也少。

4 过冬准备

4.1 锻炼身体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要好好运动,健康生活。

运动还可以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可以让你感觉心情愉悦,降低焦虑感。

穿上鞋子,出去跑个步吧。

4.2 持续学习

沉舟侧畔千帆过 枯树前头万木春

总有人问,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学习是否还有用?

在我看来,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有用,所以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在市场下行的时候不做好准备,那么市场上调的时候,又怎么能抓住机会,拿到好的 Offer 呢。

所以在寒冬时候学习,既是一个「无本抄底,低位建仓」的机会,也是一个降低焦虑感的手段。

如果你一直担心被裁员,那么只要你持续地在学习,持续地在刷题,那么被裁员了,也有信心可以再找一个新工作。

总不成天天在摸鱼打混,离职就能找到新工作吧。

你的信心是来源于你的行动的。

4.3 去杠杆, 减少债务

对于裁员焦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失去工作后,失去收入来源。

每个人的账务状况和收入状况都不一样,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建议。

但是思路和企业是一样的,是「降本增效」。

减少不必要的开销,降低债务水平,例如手上有余钱的可以考虑提前还房贷,而不是再去投资。

你投资的收益还不一定能跑赢房贷利率。

有应急资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因为各种毕业潮,导致「独立开发」或者「副业」的概念在程序员间兴起,大家都希望有自己的小生意,希望有稳定的「睡后收入」。

希望肯定是这样希望,但是不要在失业焦虑和急功近利的情况下去开展副业,因为那样很容易受挫后变成沮丧,进而变成更加消极。

先把主业给干好,有余力的时候,再多思考下,再看下是否有机会,不要因小失大。

不要用战术上的冒进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4.4 No Loyalty

摆正心态。

对于企业而言,裁员只是他们的经营手段之一。

不需要为被裁员而去愤恨,抱怨一家公司, 毕竟「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词」

也无需去拟人化一家公司,公司并不是人,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一个集体。

不要抱有“我为你付出了这么久,加班这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阿”

只要把补偿给到位,就不要和公司有太多无谓的纠缠。

同样,也不要对公司有所谓的 loyalty 的想法,只要尽好员工的职责,对得起公司的发的薪水,有足够的责任心就够了。

如果以后有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应该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毕竟公司裁你没有考虑你是否刚结婚还是在还房贷,你离开公司自然也不需要考虑会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换位思考,fair enough.

4.5 Be Happy

因为最近到报税季,需要处理跨国税务的问题,公司给指派了一位 Deloitte 的会计师,上周在咨询完税务问题之后,就和会计师在会议软件上聊起天来。

看名字,听声音,还有不时爽朗的笑声,我以为会计师是位白人的小姐姐。

没想到聊下来才知道,原因这位声音年轻的小姐姐,年龄已经和我母亲相仿,女儿都已经大学毕业了。

这位大姐姐就和分享了她的背景,北美和亚洲各地多年的工作经历,我顺便聊起自己的经历,最近我面临各种 re-org, 还有我知道的各种tech company 的 layoff, 以及我的其他见闻。

大姐姐也对此也表示认同,并且分享了她的见解,并安慰起我来,后面还提起她的女儿也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不过在西雅图。

就这样我们不知不觉地聊了大概45分钟左右,最后挂断之前,大姐姐和我说:

Just be happy and control what you can control.

如果感觉消沉,多和朋友或家人聊天。

也把她的话赠给大家, Be Happy